5 年来,滴滴并购了快的、Uber中国两大强劲对手,成为国内出行市场的唯一霸主,估值最高时达 500 亿美元。如今,滴滴又在海外市场频频出手,一贯擅长造风口的程维还追起了风口,入局了共享经济、关注了人工智能,投资界(微信ID:pedaily2012)试图从资本布局上解读这只巨型独角兽未来的发展轨迹。
程维的成长之路:从“骗流量”起家
程维, 80 后,曾在阿里任职近 10 年,并因业绩出色,于 2011 年成为当时阿里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。
创业对于程维而言仿佛命中注定,他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说:“当时模糊地觉得这个市场有机会,那时候经常打不到车,自己最直接的体验决定了这件事,当时看来很不靠谱,现在回想,只有在这个行业不成熟的时候进去,才有机会站稳。”
创业维艰,程维也并非顺风顺水,线下推广的无数次碰壁让他醒悟:“滴滴在做线下的资源整合时,不应该找出租车公司,而是应该签出租车司机。”如众人一样,经验都是试错得来的。
线上也不顺遂,技术是程维的短板,也是滴滴的短板。据滴滴最早的投资人王刚透露:“滴滴最初的产品是花 8 万块钱外包开发的,上线后产品问题非常严重,数据包太大,BUG有 30 多个,不仅耗电,还耗大量流量。租车司机使用后都很气愤,甚至怀疑滴滴‘难怪你们不收钱,你们和运营商是一伙的,专来骗流量的。’”“骗流量”起家的梗由此而来,也代表了滴滴那段艰辛起步的岁月。
如同早年的奇虎等公司一样,滴滴的商业模式也是由创始人和早期投资人共同打磨出来的。王刚、朱啸虎、马化腾等投资人如同合伙人一般给了滴滴很多有价值的提醒和建议。
一路以来,滴滴日益完善,程维也在不断成长,不仅做事更加果决,在“识人”、“拿人”的能力上也精进不休,柳青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为什么是柳青?她给滴滴带来了什么?
自媒体人迟忠波曾经说过:“如果没有马化腾和柳青,滴滴不会成长的这么迅速。”马化腾的优势不言而喻,那么,为什么还有柳青呢?
首先,柳青是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之女,但是没有选择接班,而是自立门户,说明她是个有理想的“富二代”;其次,她在高盛任职 12 年,最高职务是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,年薪逾千万,这也足以证明了她的才干。
以上两点,足以让程维花费全身力气将其招入麾下,自然,柳青也没有让程维失望。
在西藏大哭一场之后, 2014 年 7 月,柳青心怀一直没能实现的创业梦加盟滴滴。柳青简单直接,雷厉风行,刚上任,就告诉程维“滴滴在企业文化、团队建设和组织梳理等方面,相对于业务发展是滞后的。并且,滴滴必须尽快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运营流程,并建立起高效的风险防范体系。”
滴滴与快的合并也是柳青主导的,与Uber中国的合并同样得益于柳青的智慧。柳青的公关能力也超强, 2015 年 5 月,滴滴出行正式接入上海官方平台,获得营运资格,也是因为柳青取得政府的信任,对此,她公开感谢道:“我们一直希望与各地政府共同解决出行难题,此次上海合作成功,也充分说明了政府对滴滴出行的支持和鼓励,这真是一个好时代。”
在柳青的主导下,滴滴也有了全新的架构升级。 2017 年年初,程维和柳青通过全员邮件公布了滴滴 2017 年的五大战略关键词及全新升级的组织阵形。投资界根据邮件内容制图如下:
不难看出,程维 2016 年说的“滴滴的下半场就是人工智能”早已启动,关于智慧交通FT团队,柳青也在公开演讲中预言“滴滴的超级拼车会是解决拥堵的一个核心办法,未来,无人驾驶,可能会让停车场消失。”
4 年干掉 30 多个对手,两次大合并扎稳根基
滴滴和Uber中国是出行市场最激烈的竞争者,双方交战得“风云变色、日月无光”,熟不知,滴滴为了能成为Uber中国的对手,是趟过了一条怎样的血路。
你去和滴滴最早的一批司机聊聊天,他们大多都是用过摇摇招车的,因为摇摇招车才是当年的老大。双方当年最大的实力悬殊在于资金,滴滴是个“穷小子”,摇摇是个“富二代”,所以摇摇可以烧钱做广告,滴滴只能眼巴巴看着。
不能正面对敌,滴滴唯有以智取胜。从细节入手,先给软件配上语音,给司机以便利;讨好乘客,领先摇摇一步,对乘客实行免费;积极寻找入口,机场无门换火车站,滴滴有一个强大的地推团队……
最终,摇摇死得很彻底,相关业务完全关掉,悄然退出历史舞台。剿灭大黄蜂等 30 多个公司的故事我们不再赘述,接下来说说快的。滴滴与快的的竞争在中国的出行市场是一个标志性事件,因为,他们把出行市场带入了残酷的烧钱大战中。
一个重要的时间点, 2013 年 4 月,无处不在的BAT入局出行市场,阿里站队快的,腾讯选了滴滴。(在滴滴的融资并购史里,有两件事一直值得玩味,一个是阿里最初没有投来自阿里系的程维,而是选择了滴滴的竞争对手快的;另一个是程维没有投和自己关系很好的王兴,而是选择了新美大的竞争对手饿了么。)
随后,司机和乘客的黄金时代开启,据悉,烧钱最激烈时,一线城市的司机月收入可以达到三万到四万,乘客更是长时间的近乎零成本乘车,同时,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和乘客也在数量和频率上呈现爆发式增长。
最后,在长达一年半时间的厮杀,烧了百亿规模的资金之后,滴滴和快的在 2015 年的情人节喜结良缘。关于合并的内幕,投资界(微信ID:pedaily2012)总结为两点:钱烧不动了、资本方主导。
更多:http://www.shiwanmei.com.cn
微商外包 微商运营外包
如没特殊注明,文章均为微商快车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自 http://www.shiwanmei.com.cn/news/weishangzixun/366.html